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7月10日专为备考2024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临床上可根据自知力判断求助者是否存在()。
- A:人格偏差
- B:心理活动协调一致
- C:动机冲突
- D:主客观统一
答 案:D
解 析:自知力是患者对自己实际存在的躯体疾病和心理异常的辨认和判断能力。患有严重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的人在患病期间,对自己异常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完全不能觉察和客观地判断,不承认自己有病。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指患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是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
2、意识清楚时出现的谈话内容缺乏逻辑性,可能是( )。
- A:思维松弛
- B:思维不连贯
- C:思维中断
- D:破裂性思维
答 案:D
解 析: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谈话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是破裂性思维的主要特点。
3、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这是()的观点。
- A:沙赫特
- B:詹姆斯
- C:伊扎德
- D:坎农
答 案:B
解 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情绪理论及其观点。以下为主要的四种情绪理论:一是詹姆斯一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即当外界刺激引起身体上的变化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知觉便是情绪;二是坎农一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三是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四是汤姆金斯和口伊扎德的情绪动机一分化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的主观成分,即体验就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机构,各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故选B。
4、关于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 A:职业技能比职业道德重要
- B:提高职业道德有助于提高职业技能
- C:职业技能是立身之本
- D:职业道德素质与职业技能素质没有任何关联
答 案:B
解 析: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具有统领作用;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发挥具有支撑作用;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5、幻觉属于()。
- A:记忆障碍
- B:知觉障碍
- C:智能障碍
- D:思维障碍
答 案:B
6、瑟斯顿的群因素论归纳的基本心理能力有()。
- A:5种
- B:6种
- C:7种
- D:8种
答 案:C
7、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是()。
- A:前摄抑制
- B:前干扰
- C:倒摄抑制
- D:后干扰
答 案:A
解 析:记忆中的干扰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前摄抑制,另一种是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则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而系列位置效应则是上述两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8、对SCL-90的因子分和廓图进行分析时,可以得到的结果是()。
- A:完全不能反映咨询效果
- B:反映受测者的具体症状群特点
- C:以总分反映症状严重程度
- D:以总分的变化反映症状的演变
答 案:B
多选题
1、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关键点的内涵包括( )。
- A:它是引发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 B:它在心理问题演变中性质不变
- C:心理发展过程中各种质的飞跃
- D:心理发展过程中各种心理危机
答 案:AB
解 析:所谓引发临床表现的关键点,其内涵有二:其一,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其二,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
2、疑病神经症的主要特点包括()。
- A:对身体过分关注
- B:感觉过敏和疑病观念
- C:迫切要求治疗
- D: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
答 案:AB
3、要求员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意义在于( )。
- A:它是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 B:它是培养员工习惯性反应能力的需要
- C:它是维护技术先进性的有效手段,
- D:它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答 案:AD
解 析:操作规程是经过科学设计和实践检验必须遵守的工作流程和程序,它集中了 许多从业人员的实践经验,是长斯从业活动和从业实践的精华,是必须坚持的工作步骤和技 术要领。按照操作规程开展工作,是生产出高质量产品的关键,否则就会影响生产质量,甚 至造成废品’严重者会危及财产和生命安全。
4、非理性观念的主要特征是()。
- A:绝对化的要求
- B:追求完美
- C:过分概括化
- D:糟糕至极
答 案:ACD
5、激情的特点包括( )。
- A:反应强烈
- B:持续时间长
- C:会使人的认识范围变窄
- D:会使人的分析能力降低
答 案:ACD
解 析: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体验;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激情往往是由重大的、突如其来的事件或激烈的意向冲突引起。在激情状态下,人能做出平常做不出来的事情,发挥出自己意想不到的潜能。但也能使人的认识范围变得狭窄,分析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因而在消极的激情状态下人的行为也可能失控,甚至会发生鲁莽的行为。应激则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6、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 A:模仿
- B:竞争意识增加
- C:被评价的焦虑减弱
- D:责任意识降低
答 案:CD
解 析:社会惰化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一般来说,个体在群体活动中,付出的努力水平都会下降,并且群体规模越大,个人的努力水平越低。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
7、“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这句话要求从业人员要()。
- A:勇于创新
- B:德才兼备
- C:以德为先
- D:礼貌待人
答 案:BC
解 析: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北宋司马光写在《资治通鉴》里一段史实后面的一句名言,意思是才是德的支撑,德是才的统帅。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