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8月6日专为备考2024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一般情况下,最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应是()。
- A:最强
- B:适中
- C:较轻
- D:较强
答 案:B
解 析: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大致呈倒U形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动机强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活动效率的下降。
2、受被测者动机影响不显著的是( )测验。
- A:成就
- B:能力倾向
- C:智力
- D:投射
答 案:D
解 析:D
3、CBCL一般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和了解。填写其最近()内的情况。
- A:一个月
- B:半年
- C:三个月
- D:一年
答 案:B
解 析:略。
4、在对常模团体进行取样时,关键是样本()。
- A:数量必须大
- B:要有代表性
- C:抽样必须随机
- D:应人为划定范围
答 案:B
5、最接近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过程的信息加工模式是( )。
- A:加法模式
- B:中心品质模式
- C:平均模式
- D:加权平均模式
答 案:B
解 析:中心品质模式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
6、最先提倡对来访者进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的是()。
- A:阿德勒
- B:罗杰斯
- C:马斯洛
- D:弗洛姆
答 案:B
7、使用许又新神经症评定方法时,对精神痛苦程度的评定,在时间上至少要考虑( )。
- A:最近三周以上的情况
- B:最近三个月以上的情况
- C:是否曾经持续两周
- D:是否曾经持续六个月
答 案:B
8、睡眠的过渡期阶段的脑波为(),频率较慢但振幅较大。
- A:β波
- B:α波
- C:δ波
- D:θ波
答 案:B
解 析:在睡眠的过渡期,个体感到困倦、意识进入朦胧状态,通常持续1~7分钟。在这一阶段,呼吸和心跳变慢,肌肉变松弛,体温下降。这个阶段脑电波为。波,频率较慢,但振幅较大。
多选题
1、心理咨询师“你看……这和你无关。”这段话使用的技术是()。
- A:内容反应
- B:解释
- C:内容表达
- D:指导
答 案:BC
2、咨询性会谈针对的人群的心理特点包括()。
- A:心理正常
- B:心理不正常
- C:心理健康
- D:心理不健康
答 案:ABD
3、人估计时间的依据包括()。
- A: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 B:各种计时工具
- C:生理活动的同期性变化
- D:各种客观规律
答 案:ABC
解 析:人们可以根据计时器(如钟表)、自然界昼夜的交替、四季周期性的变化,还可以根据人体生理、心理活动周期性的变化来估计时间。
4、埃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求助者达到()。
- A:自我关怀
- B:自我指导
- C:自我批评
- D:自我接受
答 案:ABD
5、阻抗可能表现在( )。
- A:讲话程度上
- B:讲话内容上
- C:讲话方式上
- D:咨询关系上
答 案:ABCD
解 析:阻抗,本质上是对心理咨询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它表现为人们对于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是对某种痛苦经历的否认。阻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阻抗在个体讲话程度上有三种表现形式,沉默、寡言和赘语,以沉默尤为突出;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求助者通过会谈内容的某种直接、间接控制,来表现他对心理重性及其个人行为变化的阻扰,常见的形式有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和假提问等;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该阻抗是通过求助者语言交流中不同心理活动加以体现,它形式多样,因人而异,常见的有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求助者通过故意破坏心理咨询的一般安排和规定来实现其自我防御的目的,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有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以及请客、送礼。这四类阻抗,可以表现为对某种行为变化的抵触或是个体对心理咨询师的某种敌对态度,但无论哪种形式,都是对个体的自我保护和痛苦经历的精神防御。因此,它们对心理咨询师的进展起着潜在深刻的影响,及时发现并积极有效地认识阻抗,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强化求助者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关键。
6、除了描述性语言外,内容效度的确定也可采用一些统计分析方法,如( )。
- A:复本相关
- B:评分者信度
- C:专家推测
- D:再测法
答 案:ABC
7、成熟的自我意识有()特征。
- A:能感受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发展状况
- B:能意识并体验到自己的内在心理活动
- C:能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乃至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 D:能理解别人的处境和困难
答 案:ABC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