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 → 2024年09月12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

2024年09月12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

2024/09/12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9月12日专为备考2024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HAMD可以用于()。

  • A:躁郁症抑郁症状的评定
  • B:抑郁症与焦虑症鉴别
  • C:躁郁症焦虑症状的评定
  • D:抑郁症与神经症鉴别

答 案:A

解 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主要用来评定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工具,为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抑郁症状他评工具。本量表适用于有抑郁症状的成年病人。可用于抑郁症、躁郁症、神经症等多种疾病的抑郁症状之评定,尤其适用于抑郁症。然而,本量表对于抑郁症与焦虑症,不能较好地进行鉴别,因为两者都有类似的项目。

2、伴随尖锐而持久心理冲突的抑郁发作最可能是( )。

  • A:抑郁神经症
  • B:焦虑性人格
  • C:轻度抑郁症
  • D:焦虑神经症

答 案:A

解 析:抑郁性神经症是心情低落伴随尖锐而持久的心理冲突,甚至可以说,沮丧和 无能为力之感是长期心理冲突的结果。

3、态度的三成分说又称为态度的()。

  • A:P-O-X模式
  • B:P=F(P,C)模式
  • C:TIRO模式
  • D:ABC模式

答 案:D

4、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属于自我防御机制的是()。

  • A:压削
  • B:情理化
  • C:正向
  • D:合理化

答 案:D

解 析:自我防御机制指自我在面对焦虑时无意识地以歪曲的方式来保护自我,包括压抑、投射、置换、反向、合理化、升华、转移等。

5、求助者中心疗法的理论基础是()。

  • A:认知心理学
  • B:人本主义心理学
  • C:人性心理学
  • D:行为主义心理学

答 案:B

6、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是( )。

  • A:感觉融合
  • B:感觉适应
  • C:感觉掩蔽
  • D:感觉对比

答 案:D

解 析:不同剌激物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7、人大脑皮质中威尔尼克尔区严重受损可能会出现()。

  • A:失写症
  • B:接受性失语症
  • C:失读症
  • D:表达性失语症

答 案:B

8、语义分析技术是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中用于()的方法。

  • A:检验表层错误观念
  • B:巩固新观念
  • C:纠正核心错误观念
  • D:识别自动性思维

答 案:C

多选题

1、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把认知方式分为()。

  • A:冲动型
  • B:沉思型
  • C:场独立型
  • D:场依存型
  • E:外倾型

答 案:CD

2、班杜拉认为,观察(模仿)学习所经历的阶段有()。

  • A:注意过程
  • B:保持过程
  • C:动作复现过程
  • D:动机过程
  • E:归属过程

答 案:ABCD

3、关于爱情,合理的说法包括()。

  • A:性是爱情的基础,是爱情的棱心成分
  • B:男女之间喜欢到极致就是爱情
  • C: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
  • D:热恋中的男女都有强烈的利他倾向

答 案:ACD

解 析:A项,爱情有身体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上的依恋,性爱是爱情的核心成分;C项,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D项,爱情有亲密、利他、依恋的特征。B项,爱情不是喜欢的一种特殊形式,爱情与喜欢是两种不同的情感。

4、使用而质技术对应该注意(  )。

  • A:要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
  • B:避免个人发泄
  • C: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
  • D:避免无情攻击

答 案:BCD

解 析:使用而质技术应该注意:①以事实根据为前提;②避免个人发泄;③避免无隋攻击;④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⑤可用尝试性而质。

5、侵犯的构成,主要有()方面的因素。

  • A:破坏道德规范
  • B:伤害行为
  • C:侵犯动机
  • D:社会评价

答 案:BCD

6、《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规定的职业道德规范有( )。

  • A:办事公道
  • B:团结互助
  • C:服务群众
  • D:奉献社会

答 案:ACD

解 析: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

7、咨询中使用心理测验的工作程序是()。

  • A:说明意义并征得求助者的同意
  • B:根据求助者问题性质选择测验
  • C:明确测验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参与作用
  • D:正确处理测量结果与临床观察的不一致

答 案:ABD

解 析:略。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