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 → 2024年11月03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年11月03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

2024/11/03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三级》11月3日专为备考2024年三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关于心理异常的现代解释始于:

  • A:18世纪
  • B:19世纪
  • C:20世纪
  • D:21世纪

答 案:C

2、根据《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的规定,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建立恋爱关系需要在结束咨询关系后()。

  • A:3个月
  • B:1年
  • C:6个月
  • D:3年

答 案:D

3、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

  • A: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 B: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
  • C:获得了守恒概念
  • D:思维具有可逆性

答 案:D

解 析:皮亚杰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2~6、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其中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主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在这个阶段,儿童获取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大概在9~12个月)。这一阶段的儿童的认知活动处于感知动作思维水平,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主要特征是将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系统,具有了符号功能,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的主要特征是获得了守恒的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可以进行逻辑运算,但仍需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这个阶段的认知水平处于具体经验支持的逻辑思维水平。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的主要特征是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约束,使形式从具体内容中解脱出来,能够提出假设,凭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决抽象问题,其认知活动达到了抽象逻辑思维水平。

4、正常人一年内的LES总分不超过20分的比例大约是()。

  • A:99%
  • B:95%
  • C:90%
  • D:80%

答 案:B

解 析: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引起广泛的关注,使用生活事件量表(LifeEventScale,LES)的目的在于对精神刺激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LES适用于16岁以上的正常人、神经症、身心疾病、各种躯体疾病求助者以及自知力恢复的重性精神病求助者。LES总分越高反映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95%的正常人一年内的LES总分不超过20分,99%的不超过32分。负性生活事件的分值越高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越大,而正性生活事件分值的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5、情绪和情感可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 )的功能。

  • A:适应
  • B:动机
  • C:组织
  • D:信号

答 案:D

6、将过去事实上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有其事,这样症状属于:

  • A:错觉
  • B:幻觉
  • C:虚构
  • D:错构

答 案:C

7、按照中国常模标准,MMP1的T分在()以上,便可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

  • A:55分
  • B:60分
  • C:65分
  • D:70分

答 案:B

解 析:MMP1按照美国常模T分70以上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而中国常模T分在60分以上便视为可能有病理性异常表现或某种心理偏离现象。

8、合理情绪疗法的局限性在于()。

  • A:不适用于文化水平高的人
  • B:缺少理论依据
  • C:不适用于过分偏执的人
  • D:不易操作实施

答 案:C

多选题

1、需要()

  • A: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
  • B: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 C: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 D: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部动力

答 案:AC

解 析: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情绪或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2、评估信度的方法主要包括( )。

  • A:重测信度
  • B:内部一致性信度
  • C:复本信度
  • D:评分者信度

答 案:ABCD

解 析: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对信度的评估方法没有通用法则,因为不同的信度反映测验误差的不同来源,所以每一种信度系数只能说明信度的不同方面,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3、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可称为(  )。

  • A:灾难症候群
  • B:兴奋性行为
  • C:破坏性行为
  • D: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 案:AD

解 析: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PTSD。这种情况被称为“灾难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惊吓期,“失魂落魄”的样子。恢复期,“后怕”的表现,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并反复诉说自己的遭遇。康复期,心理重新达到平衡。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4、属于职业“忌语”的有()。

  • A:“靠边点”
  • B:“如有意见,找经理去”
  • C:“到点了,你快点”
  • D:“后边等着去”

答 案:ABCD

解 析:“靠边点”语气生硬,没有礼貌;“到点了,你快点”缺少耐心,不够宽容;“如有意见,找经理去”推卸责任,不解决问题;“后边等着去”缺少尊重。

5、关于不同咨询流派的咨询目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本主义学派强调求助者自我实现
  • B:行为主义学派帮助求助者消除适应不良行为
  • C:合理情绪疗法发展求助者成功的统整感
  • D:完形学派帮助求助者消除不合理的信念

答 案:AB

解 析:不同的心理咨询流派有不同的咨询目标:人本主义学派把自我实现作为咨询 的目标;行为主义学派对人本主义咨询目标提出了批判,行为主义学派希望帮助求助者学习 建设性的行为以改变和消除适应不良的行为;精神分析学派的目标是将潜意识意识化,重组 基本的人格,帮助求助者重新体验早年经验,并处理压抑的冲突,做理智的觉察;完形学派 的目标帮助求助者觉察此时此刻的经验,激励他们承担责任,以内在的支持来对抗对外在支 持的依赖;现实治疗学派强调引导求助者学习真实与负责任的行为,发展一种成功的统整 感,帮助他们对行为作价值评估,并决定改变的计划。

6、一个人要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遵循的原则一般应该包括( )。

  • A:相互性原则
  • B:平等原则
  • C:交换性原则
  • D: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答 案:ABCD

解 析:本题考査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社会心理学总结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相 互性原则,交换性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平等原则。

7、可以作为构思效度证据的有()。

  • A:测验的内容效度
  • B:测验的内部一致性指标
  • C:分析几个测验间的相互关系
  • D:分析被试者对题目的反应特点

答 案:ABCD

解 析:略。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