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 → 2024年12月22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

2024年12月22日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

2024/12/22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二级》12月22日专为备考2024年二级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团体心理咨询的长期目标是()。

  • A:帮助成员有效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 B:增进成员的表达能力,提高成员的倾听能力
  • C:以成功的团体经验来改善成员的自我概念
  • D:帮助成员独立自主并不再依靠团体来解决问题

答 案:D

解 析:团体心理咨询的长期目标包括:使成员对自己的特长和缺点具有敏觉力;学习以社会能接受的行为来解决问题;提供成员学习社会期望的机会和场所;帮助成员觉察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未来和他人的影响;帮助成员在社会上发展自我,但不与社会冲突;帮助成员独立自主、不再依赖团体来解决问题;鼓励成员在团体内提供最大的贡献。ABC三项皆为短期目标。

2、我国近代心理测验约源于()。

  • A:20世纪二三十年代
  • B:20世纪初
  • C:20世纪50年代
  • D:20世纪70年代

答 案:A

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

  • A:整体性
  • B:选择性
  • C:层次性
  • D:动力性

答 案:C

解 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储藏粮食的仓库堆满了,人们就会应该知道礼节,讲究礼节了;衣食丰足了,人们就应该会知道荣与辱了。这说明只有低级需要在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时才能产生高级需要。

4、个体对他人的要求做出完全相反的动作称为(  )。

  • A:被动性违拗
  • B:被动性服从
  • C:主动性违拗
  • D:主动性服从

答 案:C

解 析:主动性违拗:患者对于别人要求他做的动作,不但不执行,反而做出与要求完全相反的动作。如要求患者张嘴时,患者反而把嘴闭得更紧。被动性违拗:患者对于别人的要求不做出任何反应。违拗症状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5、SCL-90不能用于测量()因子。

  • A:躯体化
  • B:女性化
  • C:偏执
  • D:强迫

答 案:B

6、“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是这样吗?”所使用的技术是()。

  • A:内容反应
  • B:情感反应
  • C:内容表达
  • D:情感表达

答 案:A

解 析:这段话是咨询师对求助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的总结和反馈,属于内容反应。

7、某测验题的满分为15分,考生在该题上的平均得分为9. 6分,则该题的难度值约为( )。

  • A:0.21
  • B:0.43
  • C:0.55
  • D:0.64

答 案:D

解 析:—难度指项目的难易程度。,测验项目为问答题或不能用二分法记分时,一般 用公式P X 100%来计算难度。无为全体受测者在该题上的平均分,Zmax为该题的满分。

8、在海德的P-O—X模型中,最重要的是()之间的关系。

  • A:P-O
  • B:P-X
  • C:O-X
  • D:P-O-X三者

答 案:A

解 析:在海德的P(个体)—O(他人)—X(另一个对象)模型中,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P—O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而P—O联系为否定时的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

多选题

1、咨询中使用心理测验的工作程序是()。

  • A:说明意义并征得求助者的同意
  • B:根据求助者问题性质选择测验
  • C:明确测验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参与作用
  • D:正确处理测量结果与临床观察的不一致

答 案:ABD

解 析:略。

2、关于16PF,正确说法包括()。

  • A:测验没有时间限制
  • B:要求尽量不选择中性答案
  • C:允许有无法回答项
  • D:测量有关个人兴趣和态度问题

答 案:ABD

3、关于创新,理解正确的有()。

  • A:没有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 B:没有创新意识和效果的员工,一定不是合格的员工
  • C:创新的本质是突破旧的思维定势
  • D:改变产品的形式不属于创新的范畴

答 案:ABC

解 析: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对个人来说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4、样本团体的平均能力水平()。

  • A:低者,信度值相对较低
  • B:低者,信度值相对较高
  • C:高者,信度值相对较低
  • D:高者,信度值相对较高

答 案:AD

5、老年人人格的变化趋向包括( )。

  • A:缺乏安全感
  • B:孤独感
  • C:适应性强
  • D:回忆往事

答 案:ABD

解 析: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性差;拘泥刻板并趋于保守;回忆往事。

6、如果两个复本的施测相隔一段时间,则称( )

  • A:重测复本信度
  • B:重测信度
  • C:复本信度
  • D:稳定与等值系数

答 案:AD

解 析:如果两个复本的施测相隔一段时间,则称重测复本信度或稳定与等值系数。

7、寻找引发心理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原因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

  • A:躯体疾病
  • B:年龄差异
  • C:社会交往
  • D:性的差异

答 案:ABD

解 析:在寻求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原因时,需要考虑:1)检查求助者是否有躯体疾病;2)对有躯体疾病的求助者,确定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有无因果关系;3)考虑生理年龄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4)考虑性别因素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