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职教网:包含各种考证等职教知识

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财会类初级经济师 → 2024年12月21日初级经济师每日一练《初级人力资源管理》

2024年12月21日初级经济师每日一练《初级人力资源管理》

2024/12/21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整理

2024年初级经济师每日一练《初级人力资源管理》12月21日专为备考2024年初级人力资源管理考生准备,帮助考生通过每日坚持练习,逐步提升考试成绩。

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关于压力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压力源从形式上可分为工作压力源、生活压力源和社会压力源
  • B:生活条件、住房问题等属于生活压力源
  • C:工作压力源主要有员工在企业中的角色、职业生涯发展、人际关系和组织变革等
  • D:社会压力源包括社会地位、经济实力、财务问题等

答 案:B

解 析:压力源从形式上可以分为三种:工作压力源、生活压力源、社会压力源。社会压力源包括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生活条件、财务问题、住房问题等。

2、戒烟者为减少因再次吸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可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实现,下列属于这种做法的是( )。

  • A: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 B:生活中的压力太大,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
  • C:我喜欢吸烟,不想真正戒掉我的烟瘾
  • D: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30年后患癌更重要

答 案:D

解 析:减少由于戒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实现。具体的途径是让一致性的认知变得重要,不一致性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30年后患癌更为重要)。

3、按照我国统计口径,以下不应纳入工资总额的是()。

  • A:生活困难补助费
  • B:津贴和补贴
  • C:加班加点工资
  • D:计时工资

答 案:A

解 析:按照我国的统计口径,工资总额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①计时工资;②计件工资;③奖金;④津贴和补贴;⑤加班加点工资;⑥其他工资(含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4、劳动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在()为被派遣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

  • A:派遣公司所在地
  • B:用人单位所在地
  • C:第三方地址
  • D: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

答 案:B

解 析:本题考查跨地区劳务派遣的社会保险。劳动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在用人单位所在地为被派遣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B说法正确,ACD说法均为错误干扰项。

5、下列选项中,关于薪酬水平策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市场平均水平确定企业薪酬定位的是市场跟随策略
  • B:市场领先策略一般适用于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
  • C:市场滞后策略有利于保持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
  • D:混合策略不利于有效控制企业的薪酬成本

答 案:A

解 析:市场跟随策略又称为市场匹配策略,就是根据市场平均水平来确定本企业的薪酬定位的一种做法。

多选题

1、关于人力资源概念的内涵表述,正确的是()。

  • A:人力资源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能力。
  • B:人力资源既可以指人或者人群,即具有特定的知识、经验、技能、体能等劳动者的集合。
  • C:人力资源包括当前的和未来的人力资源。
  • D:人力资源不可以脱离人而单独存在。
  • E:人力资源既有数量方面的含义,又有质量方面的含义,但是重点在于数量而不是质量。

答 案:ABCD

解 析:人力资源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含义。宏观层面来看,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系统中所拥有的所有能够参与经济活动、创造价值的人口或能力的总和,这种人力资源既有数量方面的含义,又有质量方面的含义。从微观层面来看,人力资源是指一个组织(包括企业、公共部门以及非营利机构)的全体成员所拥有的有助于实现组织战略、达成组织目标的潜在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该公司的薪酬体系设计流程不规范,缺少()环节。  

  • A:工作分析
  • B:市场薪酬调查
  • C:工作评价
  • D:薪酬预算与控制

答 案:ACD

解 析:本题考查职位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步骤。 职位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 (1)明确企业基本现状及战略目标。 (2)工作分析及工作评价。 (3)薪酬调查。 (4)确定薪酬水平。 (5)薪酬结构设计。 (6)薪酬预算与控制。 而本案例中的薪酬体系设计很显然没有进行工作分析及工作评价,因此不能保证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同时也没有进行薪酬预算和控制,可能会加大企业的人工成本却并不能带来竞争力的提升。    

3、如果要对该公司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可以采取的做法有()。  

  • A:调查员工关于培训的改进意见
  • B:对受训人员行为上的改变进行评价
  • C:调查培训期间的出勤变动情况
  • D:对受训者的人格特点进行评价

答 案:ABC

解 析:本题考查培训与开发的效果评估。 培训与开发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反应评估。反应评估,即评估受训人对培训与开发的主观感受和看法,如他们认为是否有用、是否觉得有趣等。结合所有人员的总体反应可以得出对培训与开发效果的基本认识。 (2)学习评估。学习评估主要是评估受训人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学到了什么,以及培训与开发过程中实施的具体手段、方法是否合理、有效。 (3)工作行为评估。工作行为评估主要是评估培训与开发是否带来了受训人员行为上的改变,以及受训人员把所学的运用到工作上的程度。 (4)结果评估。结果评估的目标是评估受训人员工作行为改变对其所服务的组织或部门绩效的影响作用。培训与开发的最终评估应该以工作绩效为标准。 (5)投资收益评估。投资收益评估的目标是确定或比较组织进行培训与开发的成本收益。即使培训与开发给组织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如果成本很高,也是得不偿失的。

4、可运用观察法收集培训需求信息,以下关于观察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优点在于培训者与培训对象亲自接触
  • B:观察者的主观偏见会影响调查的结论
  • C:观察记录表可作为培训需求分析的依据
  • D:观察的效果受培训者对工作熟悉程度的影响

答 案:ABCD

5、关于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随时约定试用期
  • B:劳动合同期限不满六个月不得约定试用期
  • C: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 D: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 E: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不成立

答 案:CDE

解 析:本题考查试用期。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网友评论

0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精彩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